
-
貓柒:36.58.199.153能讓人陷入某種難以言表的情緒,前一半還在幸災樂禍,認為低生育率已經是現代人給出的答案。從十年浩劫開始,就意識到自己的思想低了,最后各種情緒,不能說了。唯一值得書寫的是陸醫生夫妻之間的感情,不讓人討厭的理想主義。其他的,四十年了,變了多少呢?
-
很可能是魔鬼:121.76.80.196追了四年,最后一季最后一集一切成就一切完美,但沒想到情節急轉直下,永別科孚島,二戰結束了德魯克在《旁觀者》中也曾描述過的一戰后天堂般的歐洲生活。去B站找What the Durrel's did next紀錄片,才是最好的劇終。陽光明媚自由自在的希臘小島四年歲月,成為德雷爾一家人一生幸福的源泉,孩子中出了兩個名人,每個人都個性十足、不羈世俗、忠于內心,在紀錄片中一直看到了他們的人生終點,說不出的惆悵。
-
葉楚甚:222.54.192.96自我回顧的片段過多了。Elsa和Anna的姐妹情意動人,相互的關愛,揭開陰霾從少女的成長,到這一部有責任、堅韌的成人模樣。In to the unknown到劇情中段再釋出,整首歌一定會更有能量,觀感更佳
-
手榴蛋清:139.209.252.159我想去一次地球,不是到訪,而是居住在那里
-
目子:61.236.233.237事件大于敘事。用片段堆疊起來的故事,導致節奏把控相當松散,以至于淚點情緒剛上來敘事就轉向下一個片段了,人物也基本是被事件推動著發展,這也導致它的情緒感染力和動機略有所欠缺。其次,主要角色欠缺人物弧光,其他角色也基本是工具人屬性,觀眾很難被帶入到整個敘事中。稍微有點玩味的點可能還是賈樟柯了,客串山西煤老板,以及真空漂浮的筆和報紙,也是當年賈樟柯玩的“飛碟”“升塔”這一類超現實主義元素的借鑒。當然少不了和藥神的比較,或許“類型化敘事”依然是真實事件題材改編的最有效且最現實性的方法。其實,《不休不止》主題表達其實可探討的東西太多了,新聞媒體和弱勢群體問題,幾乎是我們當下無法被言說的敏感點,被述說的和被沉默的都成了我們這個是時代的印記。二十年前如此,此刻依然如此。